实名认证,更需实效“验证”
【新闻背景】
“市长、厅长也成了微博达人! ”近日,这条消息迅速在安徽网友中传开。 3月7日,省环保厅厅长缪学刚、铜陵市市长侯淅珉开通微博。 3月11日、12日,合肥市长张庆军、六安市长毕小彬也开通实名微博。他们均通过微博与广大网友进行了交流,回应了网友关心的一些问题。官员开通实名微博,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网友们在点赞的同时,对市长、厅长微博能否真正成为传递民情民意的有效渠道也表现出疑虑的态度。
正方
“事半功倍”提升政府公信力
官员微博是官员与民众沟通、信息发布和倾听民声的重要途径。市长、厅长纷纷开通实名微博,官员与百姓之间多了条沟通的渠道,既有助于干部自我约束,也有助于倾听民声接触民意。
官员开微博能带来多种好处。一是主动发布政务信息,让公众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消除误解,取得共识。二是解疑释惑,澄清谣言,微博容易成为网络谣言的集散地和放大器。对谣言进行及时澄清,可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三是利用微博问计于民,拟订一些政策措施时,可以先在微博上征求意见,使决策更加民主科学。
反方
回避问题易成“时髦秀场”
官员开通实名微博,既是个人爱好,也是传统政务行为的有益补充。如何在微博上既适当展示个性色彩,同时又从自身职务身份出发,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官员们都应修好这门课。
实名微博等于把官员推到台前,这对他们是一种挑战。一些官员微博会不会由秘书代劳,或者迟迟不更新?会不会对网友的留言置之不理,成为一个互联网的摆设工具?微博会不会成为一些官员说官话、打官腔的时髦秀场?微博需要建立网络对民意意见的 “制度性回应”,对百姓的建议能够接纳和回馈,切忌只是掩耳盗铃,赶时髦、走过场。
针锋相对
@我要发言:官员开微博,很有意义,可以增加社会治理的透明度。微博本身具有“自我纠偏”的净化能力,“谣言止于公开”。对于网络上的各种质疑甚至是不实说法,市长、厅长果断“站出来”,站在真实客观的角度进行积极回应,对提升政府公信力具有 “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
@我是王老太公:官员开通实名微博,自愿接受群众监督,倾听百姓的声音,这是顺势而为的明智之举。通过微博互动平台,能听到真话,能听到群众对政府的看法。走入浩瀚网络,俯身接地气,倾听民声民意,能使决策更有科学性。
@廖新波:官员开微博首先要淡化自己是“官员”。如果过于谨小慎微就不要开,如果希望掌声与鲜花就不要开,如果想以此作为晋升阶梯就不要开,如果气度很小就不要开,如果没有“时间”就不要开。
@张书舟:官员开微博,认证了身份,走上了舞台,须力戒作秀心理,破除迎合粉丝的心态。开微博不是取悦网友、取悦上级,而要踏踏实实构建交流平台。微博开不下去不必硬撑,不要让秘书或写作班子代笔。更别在微博上作秀,不痛不痒地讲一些东西,这些时间还不如用来务实地干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