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上市后怎么了
在今年的5月22日,新浪微博发布了自上市以来的第一次财报。惨淡的经营数字似乎也从侧面证实了市场对其的质疑。据财报显示,新浪微博一季度净营收6750万美元,净亏损为4740万美元(调整后亏损为480万美元),净亏损同比扩大146.9%。
大公网评论员王勇
在历经了四年多的苦苦追求之后,借着2014年中概股登陆美国的一波热潮,新浪旗下社交网站新浪微博在北京时间4月17日晚间终于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成功进行了IPO。数据显示,新浪微博共发行了1680万股普通股股票,发行定价为17美元每股,首日报收于20.24美元,较发行价上涨了19%,可算是博了个满堂彩。
然而时过境迁,在经历了IPO首日的大涨之后,此后新浪微博的股价持续动荡。截至记者发稿时,微博每股报价为18.52美元,相对于首日收盘价已经下跌了接近10%。这让人忍不住要问,新浪微博怎么了?
说起新浪微博,人们很自然就会想起微博的鼻祖Twitter。Twitter在经历了数次社会热点事件传播,而逐渐为中国用户所接受。随后由于一系列事件,饭否突然关站、Twitter被封,刚刚兴起的Twitter类产品戛然而止,中国市场陷入了数月空白期。于是乎,在经历了数月的秘密研发之后,在2009年8月份,新浪微博应运而生。借助了在博客时代所累积起来的庞大名人库,并大胆采用了实名认证机制,新浪开始快速发力微博。由于有保证的名人内容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其速成为用户的宠儿,开始在社交媒体界崭露头角。
随后,其他大三门户随即跟进。但是,借助早期的先发优势,新浪微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了巨大的优势,并且经历数波用户快速增长。在新浪的巨大优势之下,其他门户的微博业务逐渐萎缩,即使是搜狐的张朝阳曾经亲自为微博业务代言,腾讯的小马哥在腾讯微博上妙语连珠,也难以撼动新浪微博的领先地位。在经历了温甬动车事故后,新浪微博的社会媒体属性更进一步凸显,俨然成为新媒体的代表。此后,在一系列的社会事件中,都可以看到新浪微博的深度参与。携此浩大之声势,新浪微博向纳斯达克递交了IPO申请,并于北京时间4月17日晚间正式登陆上市。披着中国Twitter外衣的新浪微博,一时间成为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然而,在这光鲜的外表之下,新浪微博的前景着实令人堪忧。其实,这已不算是新闻了。早在新浪微博上市之初,投资者们就已经对其未来发展有所疑虑。事实上,在递交招股书之初,新浪曾计划融资5亿美元。尽管其用户数据靓丽,但实际的盈利表现并不乐观,投资者纷纷选择用脚投票。不得已,新浪退而求其次,下调IPO规模至多3.8亿美元,但事实上其最终总融资规模只有2.86亿美元,令无数看好其的投资人士大跌眼镜。为什么,新浪微博会遭受市场冷遇?
国外分析师指出,造成期望与现实间如此大的反差,原因有三:首先,用户活跃性开始剧烈下降。在2014年初,英国《每日电讯报》马尔科姆·摩尔团队发表了一份对新浪微博的研究。这份研究报告是主要对160万新浪微博用户的分析,研究其用户活跃度。报告指出,自2011年起新浪微博用户活跃度开始下降,到2013年这一速度开始显著加快。数据显示,相比于2012年3月,2013年12月被研究群体当月微博发文数量从6800万下降到1790万条,下降了74%。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互联网用户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迅猛增加,这似乎不是一个好消息。
其次,内容质量的严重下降,这点或许是最可怕的。新浪微博曾多次因为用户的传谣行为而为人诟病,之前微博红人秦火火就曾因微博大肆造谣而被处罚,这正招致了新闻出版机关的多次审查批评。美国福布斯网专栏作家Charles Custer在文章《The Demise Of Sina Weibo :Censorship Or Evolution?》指出,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之一,新浪微博的根基在于其庞大的名人用户所构建起来的内容系统。
然而尽管涉及政治内容的毕竟只是极小部分,但作为内容审查的一部分,新浪的大V用户们不得不谨言慎行,其直接结果就是发文数量的急剧下降。这样一来,以大V用户为核心的UGC体系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内容质量直线下降,用户们无法从新浪微博获得有质量的内容。而作为其做大竞争对手的微信,由于其一对一的属性,更加具有私密性,这使得微信的UGC体系得以保证。彭博社文章《Weibo Net Loss Doubles on Spending to Attract New Users》指出,自己在不断退步,而对手却在始终前进,微信已经对微博构成了实质上的威胁。
最后,盈利前景堪忧。投资研究公司JL Warren资本研究部主管李君蘅指出,微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广告和社交业务。由于PC上可利用的显示广告区域创收潜力不足,手机上的显示广告区域也很受限制,微博的股价表现将取决于社交业务的货币化能力。但根据根据新浪招股书数据显示,2013年新浪微博收入分别有77.4%和78.8%的营收源自广告和营销服务。在社交业务的货币化业务上,新浪微博似乎进展甚微。
从收入载体来看,作为业界大佬的Twitter目前超过65%的收入来自于移动端,而新浪微博移动营收仅占到营收的28.0%。在这个方面,传统门户靠硬广谋生的思维,再次严重束缚了新浪微博的发展路径。目前看来,在提高货币化能力上,新浪微博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此外,福布斯撰稿人Emma Woollacott在《Weibo Warns Censorship Could Hit Future Earnings》一文中指出,由于工信部的规定,在开发新的盈利业务方面,新浪微博也颇受限制,这也大大制约了新浪微博未来盈利的前景。
而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John Plender则《US investors should be cautious of Chinese IPOs》中指出,尽管新浪微博、京东在美国成功进行了IPO,但是这或许是投资者们的狂热情绪起了作用。他指出,中国企业治理水平与美国的科技企业比起来相形见绌。董事和高管层,连同他们所管理的资产,都位于中国,这意味着任何侵犯外部股东权益的行为,都不能通过美国的法院得到有效处理。此外,他指出了一个血淋淋的事实。中国企业海外IPO的长期回报率常常人失望。在1993至2013年间,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168家企业在美国的正规股票交易所公开发行上市,上述168支股票在上市后的三年当中,平均累计收益率为-3.6%,或者每年的平均收益率为-1%。
在今年的5月22日,新浪微博发布了自上市以来的第一次财报。惨淡的经营数字似乎也从侧面证实了市场对其的质疑。据财报显示,新浪微博一季度净营收6750万美元,净亏损为4740万美元(调整后亏损为480万美元),净亏损同比扩大146.9%。
当然,也非没有好消息。在KPCB的互联网女皇MaryMeeker5月29日发表的《2014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她特别提到,目前中国有5亿移动互联网用户,在整个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高达80%,为全球最高,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迅速崛起,或将引领全球。其中,她还谈到新浪微博的商业化,认为这是移动商务的典型案例。
雷军曾经说过,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赶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兴起的浪潮之上,新浪微博的确握有一手好牌。但如何去打,我想只有它自己知道了,但愿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