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微中毒一年”折射了啥?
日前有网友发现,“@承德营子区法院”微博近一年来接连转发各种广告,而该微博认证信息为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对此,该法院工作人员今日向记者回应称,“被盗号了,正在申诉,还没要回来。”(10月27日人民网)
据报道, “@承德营子区法院”自今年一月起就几乎没有发表过与单位业务相关的信息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商业广告信息,难道是法院操起了第二职业,改行做广告宣传了?然而法院的工作人员是这样解释的“被盗号了,正在申诉,还没要回来。”这是多么强大的解释啊。被盗了,还没找会不会,这样的解释不管大家信不信,反正该法院是信了。虽然互联网由于其特殊性,必然存在许多病毒之类的东西,也很容易感染软件或是系统,但是承德营子区法院微博被盗一年了,还没有找回来,难道是遇到传说中的超级黑客,还是什么情况,这么久的时间都找不回来一个微博账号,这其中的猫腻想必大家都有猜测。官方微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政府形象,可以说是虚拟世界里的政府,因此,对于官方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大家都比较关注,也很信任。所以,对于政务微博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维护工作,否则,官方微博如果被盗,被有心人发布一些影响巨大,诸如灾害预警、紧急社会状况类的信息,其严重后果谁能担负得起?近段时间以来,官微中毒事件频发,有发黄色信息的,有发丰胸广告的,如今的又是各种各样的广告信息,试问,既然前面都出现了这么多的官微中毒,为何营子区法院还没引起重视,还没检查自己的政务微博,反而是任由官微被盗,严重损害政府形象呢?更何况,政务微博作为官方的形象代表,那里说应该很少有人胆大包天的打不良主意,为何这样如此重要的一个渠道窗口为何频频被“污染”,倘若没有曝光,不良行为还要持续多久?每次被曝光不是中毒就是被盗,我们必须深思背后隐藏的问题。打了一年的广告才发现官微被盗,官微的监督管理在哪里?不仅暴露出虽然自上而下的清理了三次政府网站后,仍有部分部门没把他当回事,是作风在偷懒,是懒政怠政的表现,这样的做法不仅完全没有发挥官微得积极作用,反而遭到广大群众诟病,是必须坚决消除的。所以,各部门应当确实加强思想意识,增强管理经验和力度,确实维护好政府形象,别再让官微出现不该出现的东西,有效的推动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才是每个部门应该做的。
